奥运会
Citius - Altius - Fortius
奥运会创始人
皮埃尔·德·顾拜旦男爵出生于1863年,被认为是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。他热衷于利用教育和体育来改善社会,并相信恢复奥运会的古希腊传统将带来这样的改善。
这位男爵于1884年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(IOC),并于1896年在雅典开始组织第一届奥运会。他从事的是“造人”的工作;要“坚持更高的生活理想,精益求精”;打造“四年一度的人类春天的节日”。遗憾的是,这种愿景并没有延伸到女运动员身上。女性运动员首次参加奥运会是在1900年的巴黎,当时夏洛特·库珀(英国)是第一个获得网球单打金牌的女性。奖牌直到1908年伦敦奥运会才颁发给获胜者。
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成功举办后,顾拜旦成为国际奥委会主席,直至1925年卸任。他于1937年死于中风,按照他最后的遗愿,男爵被埋葬在洛桑,但他的心被埋葬在奥林匹亚废墟的纪念碑里。
奥林匹克格言
奥林匹克格言是:
- Citius - altius - fortius
- 更快——更高——更强
奥运会的誓言
奥林匹克誓言始于1920年,于2000年更新,由东道主代表团的一名成员代表全体运动员宣读。运动员举着国旗的一角,在领奖台上宣布:
“我以全体运动员的名义,承诺我们将以真正的体育精神参加本届奥运会,尊重和遵守奥运会规则,致力于一项没有兴奋剂和药物的运动,为了体育的荣耀和我们运动队的荣誉。”
奥运会会旗
五个交错的圆环代表世界五大洲,现在世界各国的国旗上都有这六种颜色。奥林匹克会旗于1920年首次在安特卫普奥林匹克体育场升起。 |
 |
位置
夏季和冬季奥运会曾在以下地点举行:
一年 |
夏季奥运会 |
冬季奥运会 |
1896 |
雅典 |
|
1900 |
巴黎 |
|
1904 |
圣路易斯 |
|
1908 |
伦敦 |
|
1912 |
斯德哥尔摩 |
|
1920 |
安特卫普 |
|
1924 |
巴黎 |
夏蒙尼 |
1928 |
阿姆斯特丹 |
圣莫里茨, |
1932 |
洛杉矶 |
普莱西德湖 |
1936 |
柏林 |
Garmisch-Partenkirchen |
|
第二次世界大战 |
1948 |
伦敦 |
圣莫里茨 |
1952. |
赫尔辛基 |
奥斯陆 |
1956 |
墨尔本 |
丝膜d 'Ampezzo |
1960 |
罗马 |
斯阔谷 |
1964 |
东京 |
因斯布鲁克 |
1968 |
墨西哥城 |
格勒诺布尔 |
1972 |
慕尼黑 |
札幌 |
1976 |
蒙特利尔 |
因斯布鲁克 |
1980 |
莫斯科 |
普莱西德湖 |
1984 |
洛杉矶 |
萨拉热窝 |
1988 |
首尔 |
卡尔加里 |
1992 |
巴塞罗那 |
阿尔贝维尔 |
1994 |
|
挪威 |
1996 |
亚特兰大 |
|
1998 |
|
日本长野, |
2000 |
悉尼 |
|
2002 |
|
盐湖城 |
2004 |
雅典 |
|
2006 |
|
意大利都灵 |
2008 |
中国,北京 |
|
2010 |
|
加拿大温哥华 |
2012 |
伦敦 |
|
2014 |
|
俄罗斯索契 |
2016 |
里约热内卢巴西,里约热内卢 |
|
2018 |
|
韩国平昌 |
2020 |
东京 |
|
2022 |
|
北京 |
2024 |
巴黎 |
|
2026 |
|
|
2028 |
洛杉矶 |
|
夏天的运动
夏季运动项目包括游泳、射箭、田径、羽毛球、棒球、篮球、拳击、皮划艇、自行车、马术、击剑、足球、体操、手球、曲棍球、柔道、五项全能、赛艇、帆船、射击、垒球、乒乓球、跆拳道、网球、铁人三项、排球、举重和摔跤。
自1896年以来,每届夏季奥运会只有五个比赛项目,分别是:
只有三个国家参加了每届夏季奥运会,他们是:
政治对奥运会的影响
- 1948年的伦敦——二战后的第一届奥运会,欧洲仍在从灾难中恢复。食物短缺意味着每个国家都被要求为本国运动员携带食物。日本和德国没有被邀请。
- 1952年赫尔辛基的今天,由于奥运会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性质,自1912年以来一直缺席的苏联重新加入了奥运会。冷战气氛笼罩着奥运会,苏联为东欧国家建立了一个与之竞争的奥运村。
- 1964年东京,南非因其压迫性的种族隔离制度被国际奥委会禁止参加奥运会。这项禁令一直持续到1992年。
- 1968年墨西哥城——奥运会开始前10天,抗议政府的学生被军队包围,他们开枪,造成267人死亡,1000多人受伤。奥运会期间,美国运动员汤米·史密斯和约翰·卡洛斯因在领奖台上举起拳头做“黑人力量”礼而被驱逐出境。
- 1972年慕尼黑,11名以色列运动员被巴勒斯坦恐怖分子“黑色九月”劫持为人质,以抗议在以色列关押的234名巴勒斯坦囚犯。恐怖分子杀害了他们的两名俘虏;随后,当局进行了一次拙劣的救援行动,其余9名人质与3名劫持者一起被杀。
- 1976年的今天,26个非洲国家抵制蒙特利尔奥运会,以回应新西兰的加入。当年早些时候,新西兰人在种族隔离的南非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橄榄球之旅,但国际奥委会拒绝禁止他们。
- 1980年莫斯科——奥运史上最大规模的抵制使奥运会蒙上了阴影,包括美国、西德和日本在内的62个国家拒绝参加,以抗议苏联入侵阿富汗。苏联获得了195块奖牌,但作弊指控玷污了这一惊人的成绩。
- 1984年,洛杉矶——包括苏联在内的14个国家抵制奥运会,这被广泛认为是对四年前莫斯科奥运会的报复。具有讽刺意味的是,中国时隔32年重返奥运会。
- 1988年首尔——在未能被承认为奥运会的共同主办国后,朝鲜(严格来说仍与韩国处于战争状态)抵制了这一赛事,古巴和埃塞俄比亚也一同抵制了这一赛事。
-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——罕见的没有抵制的奥运会。苏联解体了,俄罗斯的新加盟共和国在同一个旗帜下竞争。柏林墙被推倒了,东德和西德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在一起竞争。南非结束了种族隔离制度,结束了32年的体育孤立,重返奥运会。
-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:首次在没有任何政府支持的情况下举办的奥运会,导致了未来奥运会的商业化,197个国家,包括香港和巴勒斯坦权力机构,参加了奥运会。
- 2000年悉尼奥运会,10651名运动员参加300个项目的比赛。土著运动员凯西·弗里曼点燃了奥运火炬。
- 2004年雅典——希腊是2000多年前古代奥运会的发源地,1896年雅典举办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。
- 2008年北京——奥运会激起了人权组织的愤怒,他们认为允许中国举办奥运会使他们的专制政权合法化。
- 2012年,伦敦——这是英国几十年来面临的最大规模的安全行动,安保人员总数达4万人。2005年7月7日,伦敦被选为奥运会主办城市的第二天,伦敦地铁和一辆公共汽车遭到恐怖组织基地组织的袭击。安保行动的最终成本估计为5.53亿英镑
- 2016里约热内卢-寨卡病毒涉嫌导致出生缺陷,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全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。俄罗斯官员掩盖了28个奥运会项目的312次阳性检测,维持了对该国整个田径队的禁令。据记录,帆船、赛艇和其他水上运动场馆水污染严重。
社会影响
奥运会等大型活动对主办国的积极社会影响包括:
- 增加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参与
- 加强民族/地方自豪感和社区精神
- 提高生活质量
- 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游客
- 改善公共道路和交通
- 增加本地房屋建设
- 创造新的企业和就业机会
- 提高技能基础
页面引用
如果你在你的工作中引用本页的信息,那么本页的参考资料是:
- 麦肯齐(2004)奥运会[WWW]可从://www.m-baisho.comManBetx手机版/olympics.htm获取